5月2日,美国政府突然宣布取消中国800美元以下包裹的免税政策。 这意味着,美国老百姓从中国电商平台买的衣服、手机壳、小家电,可能要多付30%甚至更高的税。
彭博社算了一笔账:原本10美元的T恤,现在要13美元;50美元的电饭锅直接涨到65美元。 美国海关直接要求物流公司每件包裹多交25美元手续费。哪怕你买个5块钱的手机支架,运费都比商品贵。
但奇怪的是,就在关税生效前一周,特朗普还私下托人传话给中国,说“愿意坐下来谈”。 这种“左手举大棒,右手递橄榄枝”的操作,把全世界都看懵了。
美国海关系统被中国包裹挤爆了
2024年刚过四个月,美国海关已经处理了4.3亿件来自中国的小额包裹,平均每天357万件。 这些包裹里90%都是来自Temu、SHEIN和速卖通。 美国海关总署4月发过一份报告,说他们的X光机每天超负荷运转16小时,工作人员不得不三班倒拆包裹。
4月15日洛杉矶港口有批中国包裹因为报关单填写错误,导致整个海关系统瘫痪了6小时。 这件事直接让美国政府决定:宁可多收税,也不能让中国货把海关搞崩溃。
特朗普的“套路”被中国看穿了
5月5日特朗普在竞选集会上说:“只要中国愿意买我们的玉米,关税可以商量。 ”但转头就签了取消免税的文件。 这种反复横跳不是第一次。今年3月他刚说要给中国光伏产品减税,结果4月就加征了45%反倾销税。
中国跨境电商企业早就摸透了这个规律。 深圳一家年销2亿的玩具厂老板透露:“我们从2023年就开始在美国租仓库,现在洛杉矶的海外仓租金涨了3倍,但总比被关税搞死强。 ”数据显示,中国卖家在美国的海外仓数量从2023年初的1200个猛增到现在的2537个。
美国穷人快买不起中国货了
美国人口普查局数据显示,年收入低于3万美元的家庭,48%的日用品都靠中国电商平台。 阿拉巴马州一个建筑工人说:“我在Temu上花20美元能给全家买齐一周的袜子内裤,现在可能要30美元。 ”蒙大拿州的小镇超市里,中国制造的塑料水杯从3.99美元涨到5.99美元,当地居民不得不开车2小时去沃尔玛抢购库存货。
美国中小企业也在遭殃。 俄亥俄州一家手机配件店老板抱怨:“以前从中国进货数据线成本1美元,现在加上关税变成1.3美元,但亚马逊上的零售价才1.5美元,我干脆改行卖热狗算了。 ”
中国工厂连夜改发货地址
义乌国际商贸城的商户们最近忙着改包装。 一家做圣诞装饰品的店铺把发货地改成越南胡志明市,虽然产品还是义乌产的,但报关单上写“越南制造”就能继续免税。 不过这种操作风险很大。美国海关5月查获了23万件伪造原产地的中国商品,光罚款就收了470万美元。
更聪明的厂家直接转型。 东莞一家原本做出口美国的数据线工厂,现在转产汽车充电桩。 厂长算过账:“做数据线利润不到5%,充电桩利润有18%,虽然要重新买设备,但比等着被关税搞死强。 ”
美国海关自己人都看不下去了
纽约海关工作人员詹姆斯偷偷告诉记者:“我们现在拆包裹拆到手指起茧子,上面说要100%开箱检查中国货,但根本做不到。 ”他展示了工作记录:4月28日他经手了1732个包裹,但按规定应该检查的就有1200多个,实际上只查了200个,“剩下都是直接盖章放行”。
更魔幻的是关税计算。 根据新规,价值800美元以下的包裹要按“申报价值或实际价值孰高”征税。 有卖家把100美元的耳机写成50美元,结果被海关按市场价150美元征税,直接多交45美元。
中美都在等对方先眨眼
中国商务部5月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,一季度中国对美跨境电商出口额同比只下降了3.2%,远低于美国预期的20%。 秘密在于中国企业把订单拆分成多批800美元以下的包裹。虽然现在要交税,但相比传统海运还是便宜。
美国那边也不好过。 沃尔玛最新财报显示,一季度库存周转天数从38天增加到45天,CEO承认:“很多顾客转向更便宜的中国电商,我们的货架积压严重。 ”现在最着急的可能是美国财政部。新关税实施首周只收了1.2亿美元,离预期的周均3.8亿美元差了一大截。
